4月3日-天氣晴朗。前幾天不小心搭上了感冒的列車,跟細菌奮戰了幾天;終於稍微好些。
氣象預報說4月4日開始,天氣將轉為有雨~~~趁著暖陽決定去一趟鶯歌陶瓷博物館,順便殺菌
為了省摳~摳,也不想坐車人擠人,我採用了最經濟的方式-騎機車。
第一次到鶯歌陶瓷博物館,偌大的博物館不知如何逛起?於是我跟老姊走到服務台。
服務台的人員客氣地問我們有甚麼需要服務?我們說想要拿一些簡介....
拿完簡介,服務台人員建議我們11點有志工導覽,這樣逛起來,會比較有概念。
為我們導覽的是一位帥哥解說員,在他的專業解說之下,讓我們了解許多跟陶瓷相關的典故。
博物館一樓的海洋生物特展
↑ 想要了解陶的形成就從這座蛇窯開始
陶的形成六部曲
揉土→塑形→裝飾→上釉→火燒→成陶
陶的裝飾
↑ 同樣的釉藥,經過不同的時間、溫度燃燒,會產生出不同的顏色!
↑筷子籠
↑ 令人懷念的早期灶腳〈廚房〉
↑猜猜看?這是什麼?它是早期用來取暖用的,裡面必須放熱開水,燒喔~~
↑小巧可愛的土地公廟
精美的盤飾,上面畫著魚、蝦
一個表示年年有餘;另外一個就是有“望梅止渴”的含意。
各式各樣的美麗磁磚
用陶瓷塑成的皮包,維妙維肖!
鶯歌有名的衛浴大王邱和成的畫像
照片中的右邊就是邱和成,左邊是他大兒子
這是四角窯,走進體驗區,感覺自己好像一隻待烤的鴨子...
《後記》
由於博物館範圍頗大,無法一次敘述,我將陸續整理
留待下次發表,敬請期待,感謝賞文.......
留言列表